職工文苑
|
|||||
|
|||||
七月的杭州,是一幅被雨水浸潤的淡彩。當我拖著行李走出杭州西站時,西湖的濕氣正漫過梧桐葉的間隙,與工地上混凝土的氣息微妙地交融——這座以詩意棲居聞名的城市,即將成為我職業(yè)生命的第一個注腳。作為建筑學研究生,我曾在圖紙上勾勒過無數(shù)建筑的筋骨,而今站在中國水利水電十二局培訓中心的門前,忽然覺得,自己正站在某種更恢弘的構造物的起點:水利工程,這門與山河對話的學問,將如何重塑我對空間的認知? 培訓教室的落地窗外,錢塘江的支流在陽光下泛著細碎的銀光。講師播放的工程案例里,那些橫跨峽谷的大壩、蜿蜒千里的渠道,忽然讓我想起學生時代臨摹過的《千里江山圖》——古人用青綠山水歌頌自然,而我們將要以鋼筋水泥續(xù)寫新的篇章。建筑學教會我形式追隨功能,但水利工程卻低聲提醒:真正的設計,應當追隨水的性格。當投影儀的光束劃過會議室,我仿佛看見自己過往的知識正與眼前的水文資料緩慢溶解、重組,像運河里兩股相遇的暗流。 培訓手冊的墨香還未散盡,列車已載著我穿過浙中綿延的丘陵,向東陽境內(nèi)那片名為石馬潭的水庫駛去。窗外的風景漸漸由城市的棱角分明,過渡成山野的起伏線條,像一幅正被徐徐展開的宋代山水長卷。 初見石馬潭時,它靜臥在群山的臂彎里,清淤后的地面露出斑駁的褐色。當?shù)亓鱾髦兜壮林R的傳說,村落的草叢中里也隨處可見雕刻的石馬,而我們要做的,是用現(xiàn)代工程的語法,為這個傳說續(xù)寫現(xiàn)代化新章節(jié)。我站在營地前眺望施工中的壩石堆基礎——那些規(guī)整的岸坡趾板和馬道嵌入自然山體,竟有種奇異的和諧,仿佛本就是從這片土地生長出來的骨骼。 望著遠處未完工的壩體輪廓,手中的建筑學畢業(yè)證書還帶著校園的溫度。這里的一切都與我熟悉的方尺世界不同——混凝土不再只為塑造空間,而要馴服水流;圖紙上的線條不再追求美學韻律,而要計算水壓與應力。第一個夜晚,感受著山間的清風,我突然明白:我的專業(yè)不是桎梏,而是一把特殊的鑰匙,或許能打開水利工程里那些被忽略的美學維度。晨光中,安全帽上的沾著露水,像一顆等待發(fā)芽的種子。
帶著丁字尺的余溫 和未干透的硫酸圖紙 我來到石馬潭 把建筑學的直角 浸入曲折的高程線
混凝土在這里 不是柯布的模數(shù) 是馴服洪流的語言 每一方澆筑體 都在與千年水脈對話
測繪儀的紅點 掃描著山體的年輪 我的鋼筆突然變得沉重 原來設計院的藍圖上 流淌著整個流域的月光
當大壩合龍那天 我看見自己的影子 站在高程線交匯處 一半是建筑師 一半已是水利人 |
|||||
【打印】【關閉】 |
|||||
上一條:
【入職感想】重生
|